电话:18071519533
传真:
邮箱:
刘运河(惠州)中华优秀传统族谱文化传承发展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族谱文化传承发展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尊敬的王听兰老会长、尊敬的王挺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编委主任: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有幸应邀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华王氏大成云谱》和《中国姓氏大百科·王姓卷》两项文化工程启动动员大会,深感欣慰!在此,我代表中根源姓氏文化数字化推广中心(下简称中根源中心),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同仁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的光临表示由衷的感谢!
各位同仁: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一重大论断,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根据习总书记这一科学论断,我想今天与各位共同探讨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族谱文化传承发展的过去、现状与未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族谱文化传承发展的过去
中华族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简言之,是起源于商、周,兴于宋,盛于明,延续至今。
在宋之前,族谱文化还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宋代以后,因为有了苏、欧创新性体例的问世,由此破解了普通老百姓族谱编修的难题。从此,族谱文化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真正形成了中华统一的、民族的、大众的、包容的、和平的文化,并得以连续的传承与发展。
二、族谱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
中华族谱文化现今的传承与发展,在经历了几近毀灭性的十年动乱之后,目前也得到了有限的恢复?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掀起了一波国谱热、统谱热,如《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中华方氏全族统谱》、《中华裴氏总谱》、《中华辜氏源流总汇》等各大姓氏的大型族谱文化工程的问世,极大的带动了民间的续谱热,甚至深藏民间大量珍贵的老谱也重见了天日,由此为中华族谱文化带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也为中华族谱文化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坚实基础。
但是,因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族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如下四大困境: 一是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过去以某一姓氏支系村族聚居的群体性集中续谱的传统方式已经被打破,因求学、参军、就业、创业等因素,纷纷外迁至世界各地定居的大量外迁人口的后代,其村族观念已逐渐淡薄,面临无法象过去那样,能以某一姓氏支系村族一呼百应群体性集中续谱的困境?二是因国人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难以适应世界信息化大潮发展的新形势,面临老谱云谱化转型存在一定难度的困境?三是随着传统族谱转化为云谱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上岀现了大量云谱软件系统各自为阵的乱象,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的困境?四是现有族谱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性不强,导致以谱养谱的造血功能难以实现的困境?
三、族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未来
习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强调: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中华族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未来,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仅要创新性开创传统族谱云谱化的新时代; 而且还要推出千家万户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创新性族谱文化产品。如家庭云谱(传家宝谱)及姓氏大百科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滿足社会各界未来连根拜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将是我辈责无旁贷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唯有如此,中华族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会绵延不绝。
因此,破解当前困扰中华族谱文化传承发展困境的方法是::
(一)以创新性破解无法以某一姓氏支系群体性集中续谱,以及传统老谱云谱化转型难的困境
对于以上困境,可从以下两种创新性创修方法上予以破解:
一是把传统的纸质谱书,创造性转化为可在手机上方便查阅,以及可以随时添加新生人口信息的“家族云谱”。如此只要提供一套纸质谱书,不必召集族人群体性开会动员,便可简单化的将某一姓氏支系的传统老谱直接转化为“家族云谱”了。
二是“家族云谱”转化成功后,面对散居世界各地每家每户添人进口的信息如何添加入谱的问题?其答案是:为了子孙万代的永续传承,就要采用创新性方法将“家族云谱”拆分为各家各户的“家庭云谱”,即“传家宝谱”予以传承,使家族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套各自的“家庭云谱”。由此只要一机在手,其每家每户娶妻生子需要及时变更云谱信息(连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家庭云谱的具体形态请看大屏幕)。
(二)以统一性破解无法形成造血功能,以及云谱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的困境
1、中根源中心,拟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落地在国家级的武汉经济开发区投资数十亿元建设的武汉“城市绿肺”---风景秀丽的龙灵山公园核心区域的百子山地段,打造中国唯一的一个集百家姓氏于一起的“中国姓氏百科数字产业园”,内设各大姓氏的“云谱转化基地”及“数据运营中心”,在此统一开展云谱工程建设和云谱数据运营。以此滿足各大姓氏各支系日益增长的连根拜祖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培植好各大姓氏各级文化研究机构的造血功能,实现云谱工程建设和云谱数据运营两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中根源中心已有成熟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可供借鉴)。
2、中根源中心,拟与各大姓氏文化研究机构协商共同组建“中根源云谱工程创建理事会”的内设机构,今后在云谱转化基地,统一采用现代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CN/GEN的云谱技朮系统,以确保中国未来云谱技朮系统的数据,能统一实现“车同轨,书同文,云谱数据同标准”的互联互通。
同时,在基地统一采用中国姓氏大百科在编系统平台,以确保其姓氏百科数据标准能与中国大百科数字版的数据标准对接。
各位同仁,在《弈林新编》中有一句话: 叫“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善谋势者必成大事”。
历史的潮流滾滾向前“势”不可挡,这个“势”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的族谱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大势。当前更要借信息化大潮这个“大势”,大力推动《中华王氏大成云谱》和《中国姓氏大百科·王姓卷》两项文化工程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的族谱文化早日实现云谱化,以满足未来人们日益增长的连根拜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由此形成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共建王氏精神家园。最终定将收获“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显著效果!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成功!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根源姓氏文化数字化推广中心 刘运河
2023年6月29日